水曲柳

发布时间:2024/7/29,浏览人次:433

水曲柳

学名 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.

别名 大叶梣、东北梣、白栓

科属 木犀科,梣属

形态特征 落叶大乔木,高达30米以上,胸径达2米;树皮厚,灰褐色,纵裂。冬芽大,圆锥形,黑褐色,芽鳞外侧平滑,无毛,在边缘和内侧被褐色曲柔毛。小枝粗壮,黄褐色至灰褐色,四棱形,节膨大,光滑无毛,散生圆形明显凸起的小皮孔;叶痕节状隆起,半圆形。羽状复叶长35厘米-35厘米;叶柄长6厘米-8厘米,近基部膨大,干后变黑褐色;叶轴上面具平坦的阔沟,沟棱有时呈窄翅状,小叶着生处具关节,节上簇生黄褐色曲柔毛或秃净;小叶7枚-11枚,纸质,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,长5厘米-20厘米,宽2厘米-5厘米,先端渐尖或尾尖,基部楔形至钝圆,稍歪斜,叶缘具细锯齿,上面暗绿色,无毛或疏被白色硬毛,下面黄绿色,沿脉被黄色曲柔毛,至少在中脉基部簇生密集的曲柔毛,中脉在上面凹入,下面凸起,侧脉10对-15对,细脉甚细,在下面明显网结;小叶近无柄。圆锥花序生于枝上,先叶开放,长15厘米-20厘米;花序梗与分枝具窄翅状锐棱;雄花与两性花异株,均无花冠也无花萼;雄花序紧密,花梗细而短,长3毫米-5毫米,雄蕊2枚,花药椭圆形,花丝甚短,开花时迅速伸长;两性花序稍松散,花梗细而长,两侧常着生2枚甚小的雄蕊,子房扁而宽,花柱短,柱头2裂。翅果大而扁,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,长3厘米-3.5厘米,宽6毫米-9毫米,中部最宽,先端钝圆、截形或微凹,翅下延至坚果基部,明显扭曲,脉棱凸起。花期4月,果期8月-9月。

生态习性 生海拔700-2100米的山坡疏林中或河谷平缓山地。水曲柳是东北东部山地天然次生林的优良混交组分,红松阔叶林的主要建群树种之一。综合土壤温度、土壤含水率、林内乔木树种组成以及树木长势来看,水曲柳适合生长在土壤温度较低、含水率偏高的下坡位。

产地及分布 分布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陕西、甘肃、湖北等省。生海拔700-2100米的山坡疏林中或河谷平缓山地。朝鲜、俄罗斯、日本也有分布。

用途 水曲柳第三纪孑遗种。与胡桃楸、黄菠萝被称为中国东北珍贵的“三大硬阔树种”,它们的木材坚硬致密,纹理美观,是工业和民用的高级用材。

  水曲柳树形圆阔、高大挺拔,适应性强,具有耐严寒、抗干旱,抗烟尘和病虫害能力,是优良的绿化和观赏树种。同时可与许多针阔叶树种组成混交林,形成复合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,对提高整个林分的涵养水源、保持水土、防止环境恶化等有很大意义和作用。

水曲柳化学成分包括香豆素、环烯醚萜苷、苯丙素、类黄酮、木酚素等。水曲柳的树皮可入药,是传统的治疗结核、外伤的药物,还可作为驱虫剂。水曲柳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痛、抗炎作用。水曲柳中的香豆素成分具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。同时其还具有免疫、抗菌、抗氧化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过敏、使皮肤再生等功能。

繁殖与栽培 一般采用种子催芽播种。

7dd98d1001e93901213f3d80a5b443e736d12f2e384e.jpg

(图片来自网络,不做任何商业用途,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)


相关资讯